一、首先,国学是一个复杂的文化概念,因此并不好定义。我看到过不少的定义,但都是自圆其说,看完后还是一头雾水。作为一个多年的国学爱好者,于是我一直致力于寻找一个框架,能够将所有关于国学的内容条分缕析地加以归纳。
二、然后,我终于找到了定义“国学”的框架。真是谬论万卷书,真理一句话。这个框架很简单而系统,但你不说的话,还是很少有人知道。之后,带着这个框架看所有关于国学的内容,都会觉得清晰而明确。这个定义只有四个字:经史子集!同时,这四个字也构成了一个框架。这个定义,并不是基于严格的学术谈讨,而是着眼于一切国学内容的所有文献资料记载。国学的概念太大了,涉及时代、人物、风俗、古董等等。但所有这些,无不通过某种方式被“刻录”在文献资料上,我们就围绕文献这种载体,反而能将这国学按图索骥地清晰划分。
三、下面开始经史子集的华丽介绍
(一)经部。不得不说,儒家的各种经书是国学典籍中的重中之重。经是某个思想门派中的纲领性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某一派的思想宗旨、行为法则等。经在国学典籍中处于统治地位,而国学以儒学为正统,因此经的核心就是儒家的十三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二)史部。这个就不用小编多说了吧。史就是各朝各代传承下来的历史典籍。国学***钱穆曾建议:“早上读经,晚上读史”。可见史的地位仅此于经。我国的史书太多了,正史偏史地方志,浩如烟海,让你无从下手。那么,小编建议正史中的二十四史为主,进行研究。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三)子部。主要是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的代表性著作,常以某一派著作人的姓氏加子来作为著作的名字。这个大多数读者还是很熟悉的。主要有:儒家类、兵家类、 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杂家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等。
(四)集部。主要是历朝历代的诗词歌赋等形式多样的文学作品集和曲艺集。鉴于中国文学的强大影响力,这一部分内容是普通文人接触最多,创作最多的。最著名的有:《诗经》、《离骚》、《乐府诗集》、《古诗十九首》、《全唐诗》、《全宋词》、《窦娥冤》、《牡丹亭》、《聊斋志异》、《四大名著》等等。
【小结】好了,有了小编的这个国学书单,从此以后,你在学习国学文化、寻找国学书籍时,就得心应手、胸有成竹了。
我来说一下,什么是国学?顾名思义,国学是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中国国学,就是中国之学。
国学,这一名词产生于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全盛于二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出现“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大热至今。
对于国学的标准定义,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学术界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目前百度百科给出释义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实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和明清***以及历代的史学等,一整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如果以思想来分,先秦诸子学说,儒释道等思想,至汉武帝后,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贯穿主导中国思想。一般来说的,国学又被理解为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言语化与学术。
简单一点理解国学,可以说成中国之学或中华之学。国学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经过沉淀之后,留传至今的文化结晶,博大精深,蕴含古人的智慧和做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通过阅读和学习国学知识,不仅可以提高文化素养,可以帮助我们慢慢找到,解决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和困扰的解决方法。
比如说,失意时可以读唐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等。让你身心得到调整,思考得到延伸。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sfrw.com/post/9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