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所谓“华夏”,往往是一种文化层面的认同,并非种族层面的一致。所以,像石敬瑭这样的中亚人(处月部),只要其祖辈世代认同华夏文化,并归化就可以视为“华夏”人。这一点,我们从石敬瑭用汉姓为“石”并攀附石碏与石奋等周汉名人上可以看出石家的主动归化(石敬瑭他爹石绍雍还有一个唤作“臬捩鸡”的沙陀名)。而且,从薛居正编《旧五代史》时,认可石家的这种攀附来看,也表明当时的华夏士人也认可石敬瑭的“华夏”身份。
再举一个西汉的例子,金日磾本是匈奴别部休屠的“太子”,在河西地区归化后,金日磾被汉武帝所赏识,甚至成为汉武帝的托孤大臣之一,其子孙也与张汤后代一道,七世显荣,与西汉中期外戚许、史两家,并列为“许史金张”四大家族。金日磾后裔便被***视为华夏,而不再视为休屠,像汉末的金旋、金袆都是他的后裔。
反过来说,如果华夏士民不堪忍受帝国的压迫或者想要逃离政治斗争的漩涡,逃往南方山间与北方草原的化外之地,那么不论其是多么“纯粹”的***,都将被视为文化意义上的“夷狄”。像汉代李陵不得已投降匈奴后,成为管领坚昆一带的右校王,其后裔便混入到黠戛斯(坚昆的另一种译法)之中,被视为“夷狄”了。
石敬瑭所属的沙陀人,原本便是突厥别部,是跟随突厥一道东进的中亚部落之一,整个唐朝,突厥本部(以阿史那氏为首)及其别部都在不断华夏化,石敬瑭作为一个唐末出生、五代崛起的沙陀人,自然也逃不开这一历史的进程,石敬瑭高祖父石瞡在石敬瑭成年百年前便已归附唐朝,石家自然可以视为“华夏”。
既然石敬瑭已然逐步归化,那么我们评价石敬瑭的时候,便可以使用“华夏”利益来衡量之,并对其引发两宋三百年战略劣势的“割地”行径予以谴责,甚至给他个“卖国贼”的名号了。毕竟,相比于汉初诸帝、周齐隋唐诸帝与两宋诸帝,石敬瑭如果仅仅是向契丹称“儿”,在名号上放低个身位,倒也可以算作一时权宜之计,但主动割让战略要地,使自家***乃至日后的汉周宋三朝都面临着如此严重的国防缺憾,就真真是自私自利不顾大局的无耻之尤了。
觉得本答不错的话,一定要点赞支持哦
想要获取更多国史干货知识,欢迎关注头条号“寒鲲”。
“汉”:华夏,中华,中国,中洲,***……之别称;
“汉”是:中洲之本源,东方之主体;
“汉”是国家概念中的主体民族;
所以“汉奸”即“卖国贼”;
“汉奸”指背叛国家,民族的人,有如下两种说法:
狭义上的“汉奸”单指背叛民族、国家的“汉族”人,或“华夏”本源人;
广义上的“汉奸”泛指背叛“华夏”的所有族裔,就是说如今“中国”所有民族的叛国者均可称为“汉奸”;
所以:石敬瑭?
你可以说它是“汉奸”,也可以说它不是“汉奸”;
石出生于太原,先不管是不是***,一直生活工作在汗人***下,也是在汗人***基础上建立的国家,本来乱世求生存无可厚非,但是卑躬屈膝向契丹称儿皇帝实在无耻,为了个人利益把所有人的利益都丢了,在封建时代,这就是犯贱惹众怒丢面子,能不挨骂?并且割让十六州的行径与卖国无异,弃原辖区的百姓于不顾,失去江山屏障无险可守,使中原直接暴露于敌人铁蹄下,造成有宋一代都无法收复,当然称得上卖国贼。
石敬瑭祖上唐初迁到中原腹地太原,到石敬瑭的时候已经有300年了,他写汉字说汉语他当然是中国人,他出卖了幽云十六州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他当然是汉奸。
石敬瑭(892——942)即后晋高祖,五代晋朝建立者。公元936——942年在位。沙陀部人。后唐时为河东节度使,镇守太原。公元936年向契丹乞援,得以攻灭后唐,并受册封为帝,建都汴(河南开封),国号晋,史称后晋。割幽蓟十六州与契丹,年贡帛30万匹,称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
史传:石敬瑭为将时智勇双全,当地方官时勤政爱民,做了皇帝后也比较俭朴,本是个口碑不错的历史人物。但他为了争当中原地区的汉族皇帝。居然以割让幽蓟十六州、自称“儿皇帝”为代价,换取契丹出兵灭后唐;并在当了皇帝之后,兑现了一切承诺。从此成为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汉奸”、“卖国贼”。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sfrw.com/post/3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