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世纪20年代彼得大帝的强国扩张,使得俄罗斯经济发展大幅提升,随着经济贸易的繁荣,盗贼这一职业也应运而生,在20世纪因为种种问题,最终逐渐演变成世界闻名的黑帮。
在18世纪早期,多是丧失土地的农民、没有生计的流民单独作案,他们逃离村落潜伏到广袤的丛林中,依托顿河和伏尔加河流域的交通线与水源生存逐渐形成群体,而到了19世纪随着时代发展逐步形成了有准则的盗贼组织,他们秉承着两个原则,互信与反***,他们当中有俄罗斯人、乌克兰人、高加索人、鞑靼人等各民族成员。在沙皇执政末期,这些组织甚至开始明目张胆的在小型村落建立权威,而且经常挑衅沙皇的公权,被劫持的人质当中甚至有王公贵族,在一战期间,由于沙皇精力主要集中在对外战争,这种情况达到了顶峰。
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逐渐控制俄罗斯,但面临内外困局。而盗贼团伙也出于对布尔什维克的恐惧也有不少人加入到原沙皇的势力队伍中,这为日后埋下了伏笔。斯大林时期苏联成立,为了肃清社会犯罪问题,大力打击帮派盗贼团伙,将数以百万计的犯罪分子流放到古拉格群岛的改造营,并且通过罪犯看罪犯的方式进行管理,在罪犯间形成了阶层,这为日后形成俄罗斯帮派打下了伏笔。
在改造营期间,存在着双重管理,即官方的明面管理与***间的“律贼”管理。来自各个地域的“资深”犯罪分子因存在自身势力或影响力,足以管理罪犯队伍被称为“律贼”,他们坚决不同狱方为伍,而且也打击报复同官方合作者。在此期间,纹身开始逐渐成为了黑帮成员的地位象征。自1941年卫国战争开始后,苏联为了寻找兵源以减刑为目的在古拉格募兵,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愿意去参军,这种“合作者”为“律贼”所不齿,被称为“速卡”。
1945年战争结束后,“速卡”们纷纷返回古拉格继续服刑,“律贼”就同“速卡”开始了长达8年的“速卡战争”,但由于“速卡”们是从战场上存活下来的也都不是善茬,所以最后以平局收场。60年代古拉格解散后,“律贼”与“速卡”各自回家并且控制了苏联的地下犯罪网络,最终形成了现代俄罗斯黑帮的雏形。
20世纪七十年代苏联***盛行,各地的“律贼”通过倒卖物品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并开始组建黑帮与积极贿赂扩充影响力,到了80年代,俄罗斯黑帮已经可以成为地下商业的仲裁者。而从地域来说分为高加索派、斯拉夫派和中亚派。
90年代苏联解体后,走出国门的俄罗斯黑帮最终被人所熟知,而其实他们早已存在了上百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sfrw.com/post/2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