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刑事辩护 > 正文

论述刑事辩护三难

  1. 为什么有人认为行政诉讼案件很少见?
  2. 清朝的天津教案是怎么回事?

什么有人认为行政诉讼案件很少见?

谢邀。

行政诉讼之所以少,首先因为就是时候所说的“民告官”,其次是它很多时候必须先复议,复议不满后才能再诉讼,整个过程复杂时间流程久,并且它赢得几率是非常小的。

几个比较有名的案例,某年某人因车票诉讼铁道部,某年某人因司考成绩诉讼司法部。小的也很多,如对公安处罚认为不公。很多情况下,赢得可能性基本为零。所以,少是因为它的代价不值你付出这么多,很多时候只是为争口气罢了。

论述刑事辩护三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近年来,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在不停进行改革,一是对相关机关单位要求束缚越来越高,二是把行政诉讼的程序仿照民事诉讼法变得越来越简单,方便诉讼人诉讼。

而且之前铁道部、司法部虽然赢了,但是带来的现实意义是有的,在之后的生活中,后来的人都因为这些诉讼静悄悄的享受到了他们后来的改革。

所以,行政诉讼,即使有时候输了,但它带来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论述刑事辩护三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行政诉讼案件很少见?相对刑事诉讼案件和民事诉讼案件的确少之又少。笔者个人观点有如下几个原因

1、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我国向来就是官官相护,“民告官”胜诉可能性不大。这是对社会主义法制的误解。也反映出司法独立的公信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随着我国行政机关执政方式和工作作风的不断改善,个人、法人以及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执法不当的侵害事件在减少。即使行政执法不当,反映和投诉的途径多,往往事情很快得以纠正,就没必要走行政诉讼的法律程序了。

论述刑事辩护三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由于不少个人对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认识不够全面,不能从大局和整体利益考虑,盲目地提起行政诉讼,败诉可能性很大。久而久之,即使个人利益受到了行政不当的侵害,只要不是好大的利益,就没信心走提起行政诉讼的维权之路了。

4、民告官的行政诉讼,取证难,成本高,胜诉率低。忍气吞声,也要图个省心。

5、非专业人士,接触少,就认为行政诉讼案件少。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欢迎讨论。

谢邀回答:行政诉讼案件是因为各级大小官员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中所出现的严重错误导致的百姓不服例如(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由于证据不足等等)照成的误判结果会给国家和个人造利益造成损失和伤害。因为民告官在我看是多数人不想去做:原因(一)是对国家法律法规认知不清禁,所以就不能很好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二)原因是即然上诉了,又要到法院起诉很劳神,更不知未来的结果是什么样子所以就自消自灭吧,综上所诉所以说行政诉讼的案件很少见。

认为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行政行为损害了其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讼,俗称“民告官案件”,案件性质本身具有特殊性,与大量存在的民商事纠纷以及刑事案件性质不同,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发生接触不多,因此本身数量较少。

第二,行政诉讼因其以行政机关为被告,而我国自古以来“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行政机关认为自己称为了被告总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故而不愿意大肆宣传,因此百姓公众从新闻媒体等渠道获知的机会较少。

第三,日常生活中群众百姓更多关注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或者是家常里短婆媳纷争这些琐碎的生活点滴,又或者关注的***受贿杀人抢劫这些具有轰动性的刑事案件,对本身具有较强专业性苦涩又难以理解,并且不具有炒作性的行政诉讼关注度较低,因此会认为行政诉讼案件数量较少。

综上,以上几点是认为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少的几点原因。个人浅见。

是很少见,因为实在是太难了,行政诉讼法颁行以前,立案都立不上,现在好了,可以告了,但是还是很难,没给地方环境不一样,想告赢也很难。

民告官很难,你领教了就懂。

刚刚写了一个诉状,越写越生气,但生气也不能写在上诉状里,只好在这里吐个槽了,因为是正在办理的案件,也没有征询当事人同意,所以就不说具体案件情况了,只是过程就足够吐槽了。人可以有倾向性吗?可以有,而且必须有,不管是检察官法官还是律师,从法律人的那一刻就已经有了倾向性:支持不支持死刑,支持不支持同性恋,行为无价值还是结果无价值都已经有了想法……一个案件接不接,诉讼策略怎么设计也是如此,法官也可以有倾向性,但你不要表现的太明显呀,行政诉讼就是民告官,在立案先征询被诉具体行政机关就算了,毕竟没给地方的司法背景不一样,我也理解,但你敷衍也敷衍的认真一点嘛。

你在开庭的时候别引导他们算什么,当事人都在你还那么明显的替他们说话,让普通人怎么相信法律,说实话能想到通过法律保障权益已经很不容易,那些不懂法瞎撞乱碰的人真不少,要说麻烦是真麻烦,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_a***_]都会给行政管理带来负担,作为法律博主和律师不仅要普法,还要帮着做心理建设,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一定要通过法律***,但行政机关说错了说岔了你帮他说算什么呀,要说你们私下说,在庭上说真不合适。

说话这事不说了,我们说说证据,行政诉讼是举证责任倒置呀,我开过行政诉讼的庭,但行政机关什么都不拿像什么话,没有证据、没有法律规范,这都是行政诉讼法里明确规定的呀,你空口白牙说是这样是那样就完了,不用拿证据证明吗?开完庭我也很难过,但我告诉当事人,***如果要支持他们,也是要有一个说理和论证的,查明事实是什么样子,哪些证据能证明是这样子,***认为应该是什么样子,最后才是支持不支持之类的,然后您倒好一锅炖,查明什么也看不出来,得了我查一下文书样式吧,发现还没您那种一锅炖样式的,我上诉状是越写越气越写越气啊,以后大家选宜居城市的时候应该多一个要素,法治环境,要不然真是肺都气炸了。

诶诶诶诶诶诶诶诶诶诶诶,真难呀,我从未开过行政机关如此轻松的庭。

清朝的天津教案是怎么回事?

天津教案***的来龙去脉还要从1870年在天津成立的望海楼天主教堂说起,在这座天主教堂成立后,当时就开始在国内进行大肆宣传,而当时的清朝其实民怨四起,这是因为清朝的人口非常多,但是***匮乏,这样就导致部分人无法分配到足够的***,在生存都有危机时,民众很难对所谓的宗教感兴趣。当时的还处于晚晴的封建社会,所以在生存压迫下,很多家庭发现生下的是女孩就会将这些婴儿直接扔掉,或者将婴儿溺死。

当时望海楼天主教堂为了让更多人入教,就一直宣扬仁爱思想,他们知道在晚清时期有很多成年人因为家中贫寒没有钱治病,还有很多婴儿被抛弃,所以望海楼天主教堂就宣布,可以接收没钱治病的人,也可以接收弃婴。实际上当时的望海楼天主教堂这样做也是为了让法国给予他们更多的经费,而想要大量的经费就需要有足够的病患和弃婴,所以后期望海楼天主教堂居然对送来弃婴的人给予部分奖励,有了这些奖励后,让很多人看到了利益,并开始通过诱拐等方式将拐来的婴儿送到望海楼天主教堂换钱。

清朝当时瘟疫肆虐,很多婴儿在送到望海楼天主教堂之后就病死了,而望海楼天主教堂并没有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治疗,将死去的婴儿都草草埋葬了,后来很多野狗为了填饱肚子就开始吃这些死去的婴儿,婴儿尸体遍地都是,导致国内民众怨声载道,很多家庭因为孩子被拐走,将这些怒火都发泄在望海楼天主教堂头上。当时有一个被抓住的人贩子,他为了减轻罪行,就说他是和望海楼天主教堂串通一起作案的。后来经过查证证明无此事,但是民众对望海楼天主教堂的怨气更大了,随后大量民众聚集在望海楼天主教堂,和修女神父等人发生了矛盾,并导致十名修女、两名神父、几十名信徒、两名侨民和两名领事馆人员被杀死,这就是天津教案的始末。

后来慈禧太后将此事交给了曾国藩处理,当时列强提出了很多苛刻的要求,曾国藩据理力争,一方面安抚百姓,一方面要降低朝廷损失,还要避免触怒列强引发战争,在他的努力下让天津教案得到了暂时的平息,可是当时的百姓眼界狭窄,还辱骂曾国藩是卖国贼,后来此事交给了李鸿章办理,曾国藩费力不讨好,过了两年后就病逝了。

2018年由著名影星赵文卓主要的《黄飞鸿之生化人》上映,影片讲述在晚清时期,外来教会利用教堂进行残酷的人体实验,激化了外来教士与国人的矛盾。在真实的晚清历史中,“天津教案”就是影片在现实中的反映。

一场看似简单的教案,却对晚清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是曾国藩、李鸿章师徒命运的转折点。1870年,作为直隶总督的曾国藩已经到了花甲之年,有一只眼睛失明,身体每况愈下,处于带病休***状态。

1***0年,在天津望海楼法国天主教堂附属机构育婴堂的墓地,觅食的野狗刨出来了几具儿童的尸体。随后,天津县衙相继在墓地中挖出了四十具儿童尸体。

与此同时,一个消息开始在天津大街小巷疯狂传播:望海楼的法国传教士收买中国人贩子诱拐天津儿童,用于研制西洋药。巧合的是,天津县衙正好抓到一个人贩子武兰珍,武兰珍交代是教民王三托他拐卖儿童的。消息一出,群情激愤,压抑已久的民众骂声四起,对外来教派恨得咬牙切齿,蠢蠢欲动。

时任天津知县的刘杰带着武兰珍去望海楼指认嫌犯王三,但武兰珍根本没认出任何人,也说不出教堂的情况。

在毫无头绪的情况下,民众闻讯赶来,情绪激动,把教堂团团围住。法国驻天津领事丰大业更是蛮横不讲理,意气书生刘杰坚决不退让要***。

失去理智的丰大业遂拔枪打死了刘杰的仆人。***战争以来,沉默太久的国民爆发了,民众蜂涌而入杀死了法国驻天津领事丰大业及其秘书西门,之后又杀死了10名修女、2名神父、另外2名法国领事馆人员2名法国侨民、3名俄国侨民,焚毁了法国领事馆、望海楼天主教堂以及当地英美传教士开办的4座***教堂。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

“天津教案”引起了各国列强的不满,英、法、美、德、意等国的军舰在天津海域迅速集结,要求严惩凶手,赔偿损失。

面对来自国内外共同的压力,慈禧立即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当时的直隶总督曾国藩。同时要求“持平办理,顺民情而维大局”。

他既要避免与洋人关系彻底决裂而开战,又要安抚天津百姓的情绪和维护朝廷形象。曾国藩日夜操劳,前前后后共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最后拟定《查天津教案大概情形折》上奏慈禧太后。

终于和各国谈妥,事情是这样解决的:20个主要的肇事者砍头,知县刘杰、知府张光藻等25个主要官员充军流放,赔偿列强各49万两白银。

这个处理结果一出,全体哗然。在老百姓的眼中,那为首的20人是反抗侵略者的英雄,怎能死在自己国家的屠刀之下?曾国藩一下子由“中兴名臣”变成了卖国贼。

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唯一污点就是天津教案。此事最终让曾国藩"身败名裂”。左宗棠为此和曾国藩绝交,仕林清流对曾国藩也是强烈抨击,曾国藩对此十分悔恨。他自觉“外惭清议,内疚神明”,认为此案毁了自己一生的清誉,此事加重了曾国藩的病情。又过了一年多就去世了。

事情的其因就是在1870年6月,天津发生多起婴儿失踪案。各地坟场多处发现四十多个幼童尸体、传言是从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修建的育婴堂里发现的。就此流言四起,人心浮动。实际原因是法国教会建立的育婴堂,由于当时清朝抛弃女婴很多,法国教堂就把弃婴抱到教会抚养。但这种因为行为却被传言为洋人收集弃婴是为了做药材的谣传,到最后传言就是,洋人以为孩子检查身体为名,将进去的孩子挖出心肝和眼睛做研究,城内许多失去孩子的家长听闻后,联合起来到教堂要人,遭到了加入天主教的中国教民的断然拒绝,双方产生了肢体冲突。小孩家长和普通民众斥责天津教众是“汉奸”。

而实际上,弃婴在教堂死后,教士要安***教仪式按葬,普通百姓哪里知道,看见教士念念有词地往婴儿身上浇水,认为这是在施妖术。涂抹膏油又像是在挖眼睛。此事传出以后,天津群情激愤,声讨之声不绝于耳。天津望海楼天主堂仿佛成了自***战争以来民众发泄不满的原油,把教堂的行为当做一切屈辱的根源。在6月20日,天津知县刘杰经过调查并没有这些事情,但百姓并不知情,局势已经失控,几千名群情激愤的民众包围了望海楼教堂,教堂的神父找到法国驻天津总领事丰大业那儿去求救。

丰大业立即直奔了教堂与刘知县会面,公然斥责刘知县处事不利,丰大业用***打死了知县随从,天津百姓看在眼里那真是怒火万丈,一拥而上就把法国的总领事丰大业跟他的佣人当场打死。随即群众的愤怒已经被彻底点燃,他们冲进了教堂,见人***。最后一把火把法国总领馆也给烧了。一起被连累的还有英国美国、西班牙、俄国的教堂。事后调查一共是十六名法国人和俄罗斯人,三十多名清朝教民死亡。

6月24日,英、法、美、德、意五国的军舰就在天津的海域集结起来了,以法国为首的7国公使向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外交部)发出了最后的通牒,限定十天内必须处死肇事者,赔偿损失。已经生病在家,59岁的曾国藩受恭亲王所托,“迫不得已”前往天津处理这泼天第一大案,其实派遣曾国藩前往处理已是无奈之举。在7月8日到天津直到21日调查完毕。应该说,曾国藩在给慈禧的奏报里还是比较“客观”的 。核心内容就是此事与教堂无关,曾国藩给出的处理意见是,以命抵命,惩处参与暴乱的百姓,调军队进津平定混乱局面

而朝廷中枢则希望与法国一战,因为“民心可用”。但这个处理方式曾国藩却强烈反对。慈禧也知道怎么回事,这既要缓和与法国人的关系。还要安抚天津百姓的情绪,朝廷形象也得要,这成曾国藩一个很难处理的“外交问题”。经过反复协商就是:天津知府和天津知县革职充军黑龙江,处死十八名暴徒,其余二十五名暴徒充军发配;赔偿白银二十万两,派出外交使团到法国道歉。(实际是四十六万两)。法国当时正在忙于和普鲁士的战争,答应了这个方案。(由于民怨太盛,李鸿章接替了曾国藩的位置。重新处理此事,也仅仅是***的20个人改成了16个人。而且用死囚代替)

此事清朝犯了两个错误,没有国际观。当时法国要和普鲁士的打仗,根本无意在天津教案过多关注。只要当时满清拖延一下,此事完全可以不了了知。可见,在当时即便是曾国藩这样满清第一名臣也是一样。第二个错误就是,就是教堂的产权是非法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非法建房,但是包括曾国藩在内就此***教会,法律意识淡薄。没有***的意识。如果就这点追究教会,是可以给教会定罪的。天津教案,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一个缩影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