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同审查 > 正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1. 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员工到监察部门投诉,可以马上获赔双倍工资吗?该怎么做?

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员工到监察部门投诉可以马上获赔双倍工资吗?该怎么做?

【悠闲职说】观点:公司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是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在入职一个月后至一年内未签,则可以要求仲裁申请获赔双倍工资。如果超过一年未签劳动合同,则视同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因而,公司与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是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获得双倍赔偿或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的书面劳动合同。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是【悠闲职说】,职场领域优质创作者、行政与人力***资深职场大叔!希望把自己的职场经验与您分享,欢迎关注我,与您共同交流、探讨、进步!

吃透劳动法,你对职场会有全新认识】

1. 降薪威胁。这是企业的常规手段。按劳动法规定,“降薪”的本质是变更劳动合同,而变更劳动合同是需要劳动者签字确认的,否则这就是企业单方面背弃劳动合同,这一点上调岗同理。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离职证明威胁。离职证明的用途是证明劳动者与企业不再存有客观的劳动关系,除此之外,上面不应出现对劳动者再次就业不利的内容

3. 劝退。实质是解除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存续期内,企业要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和劳动者协商,在取得同意之后,支付n+1的补偿,方算合法。但如果员工不同意,而坚持履行合同,企业没有正当的理由,比如劳动者被追究刑责或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等的前提下,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企业需对劳动者进行2n的赔偿

4. 末位淘汰。在一些销售岗中尤其普遍。劳动法规定,如果企业认为员工不能胜任工作,在经过培训、调岗等一系列操作后还是无法胜任,那么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仍需支付n+1的补偿。按照某种标准,团队中永远有人会处在末位,但这并不等同于员工无法胜任工作,所以企业不能据此单方面解除合同,否则就属于非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2n的赔偿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 不续签合同。员工合同到期,企业选择不续签,需要对员工进行补偿。如果提前1个月告知,那补偿金为n,否则就是n+1个月工资

6. N是指员工在企业服务年限。不满一年超过6个月的按1年计,低于6个月的则算半个月工资。至于N的具体取值,应当是上年度该员工总收入/12,但不得高于所在城市平均工资的3倍。上年度总收入应当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年终奖等。

首先得说一句:你想多了!劳动争议中,什么时候有过员工能马上拿到补偿的情况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您的提问就已经看出,你没搞清楚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的区别。

一、劳动监察

也就是常说的劳动监察大队,这个部门的职能之一是对公司在劳动关系这块的监察、协调公司与员工的部分劳动争议,劳动监察对公司有处罚权,但没有要求公司补偿员工的强制执行权,所以该部门更重要的是处理公司。比如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劳动监察可以责令公司改正或支付双倍工资,也可以依照相关法规对企业进行处罚。但如果公司宁愿接受处罚也不愿意支付双倍工资,那么劳动监察大队是没办法强制执行的。

二、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相当于一个专门针对劳动争议的法庭,专门裁决公司与员工出现的劳动争议。不仅仅可以裁决公司履行相应的义务,也可以裁决员工履行。也就是说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公司也可以主动申请。对于劳动仲裁的裁决结果,在规定条件下是可以起诉法院。若[_a***_]未***,那么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这个时候公司想耍赖也不行,所以这种情况下公司只能继续***来拖延时间

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先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试试,也许能让公司重视一下,但肯定拿不双倍工资。如果时间不充裕,那直接去申请劳动仲裁吧!至少最终不管输赢,都会有一个结果。因为没有劳动合同,那么就需要准备这些证据

一、社保缴纳记录。

二、工资银行转账流水。

三、工作记录。有公司签名的。

任何法律纠纷不是马上就可以得到赔偿的,所以你的做好长久等待的准备。用人单位未在劳动者入职后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的,从第二个月开始计算双倍工资,超过一年的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是,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起算点,在实务中争议非常大。

因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张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从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开始计算仲裁时效;二是从未签订劳动合同满一年时开始计算仲裁时效。实务中,之所以这两种说法比较多,主要是涉及到对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部分,属于何种性质产生的。

根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第四款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上述两种说法的来源就在这里,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部分视为劳动报酬的,则以劳动关系终止之日开始计算仲裁时效,如果把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部分视为惩罚性的赔偿的,从未签订劳动合同满一年时开始计算仲裁时效。

目前在实务中,大多数的地区都把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部分视为惩罚性的赔偿的,从未签订劳动合同满一年开始计算仲裁时效。但是,这种计算方式在实务中又有两种争议:一是,从仲裁时效开始一年内可以请求全部的双倍工资差额部分;二是,从仲裁时效开始一年内,仲裁时效每经过一天,双倍工资差额部分就减少一天。当然,劳动者入职到离职不超过一年的,就不存在争议了。

未签劳动合同,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员工是不能马上获得双倍工资赔偿的,理由如下:

第一,是否应当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应该以劳动仲裁裁决结果为准,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无权直接要求公司支付。

第二,二倍工资的计算时间、计算基数、未签劳动合同的标准都需要相关的证据证明。因此,除非能协商一致支付,否则必须仲裁解决,不能马上获得赔偿。

第三,但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可以督促企业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企业不执行的可以进行相应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