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劳动仲裁 > 正文

劳动仲裁仲裁员开庭流程图

  1. 劳动仲裁开庭现场的流程是什么?被雇员工是原告必须准备哪些文字资料和规避哪些问题?

劳动仲裁开庭现场的流程是什么?被雇员工原告必须准备哪些文字资料和规避哪些问题

感谢邀请。劳动仲裁开庭程序包括仲裁庭的准备阶段、仲裁庭庭审阶段、庭审辩论阶段和调解裁决阶段四个主要的阶段。

原告需要准备的文字资料:原告要有申请书,一般是书面形式。身份证明申请人劳动者的,应携带本人***明并提交复印件,有委托代理人的,还应提交授权委托书及委托代理人***明等。

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工资发放情况证明、社会保险缴费证明、工作证、出入证等材料及相应复印件。

劳动仲裁仲裁员开庭流程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被申请人***明。申请人在申请劳动仲裁时,仲裁委根据立案审查的需要,要求申请人提交能够证明被申请人身份的有关材料的

送达地址确认书。申请人在递交申请书时应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写明自己接收仲裁文书的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内容

具体讲到的规避,则需要结合具体的争议焦点提前准备相关证据材料。

劳动仲裁仲裁员开庭流程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般来说,劳动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是劳动、人事等劳动争议,即与劳动关系有关联的诉求才能诉诸劳动争议仲裁庭。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劳动仲裁的有关事项。

首先,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然后提交必要的证据材料,比如双方的身份信息、劳动合同、以及能够证明自己主张的其他证据。

仲裁委受理案件后,就会向被申请人用人单位送达立案材料副本,并让他们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成功送达后,仲裁委就会根据实际情况排期开庭。经开庭审理后,仲裁委就会在审限到达前作出裁决书。当然,如果任何一方对裁决书的裁决结果不服的,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讼。

劳动仲裁仲裁员开庭流程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至于劳动仲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作为弱势一方的劳动者,经常面临举证难题。毕竟,很多证据都保留在用人单位的系统里,劳动者不可能提供。所以,需要向仲裁委申请责令用人单位提供证据。

其他的,就是劳动争议的裁判观点并不统一,不同地方差异很大。所以,要提前研究当地仲裁委及其法院的裁判观点。

开庭现场流程如下:1.双方当事人,代理人签到。2.核对双方当事人身份。3.仲裁员询问双方当事人是否对方身份有异议。4.仲裁员宣读双方权利义务,开庭庭审纪律。5.仲裁员询问双方是否申请回避程序。6.仲裁庭调查程序。7.仲裁庭组织双方对证据质证程序。8.仲裁庭组织双方辩论程序。9.仲裁庭询问双方最后庭审意见以及结案陈词。10.仲裁员庭审后再次组织一次调解。11.仲裁员宣布闭庭,双方当事人及代理人签写笔录程序。

申请人是劳动者的应当提交有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有原件的需要提供原件。对于被申请人(单位)提交的证据必须给出[_a***_]的质证意见,确认还是不确认。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双方当事人必须依法,诚信参加仲裁,不得弄虚作***,虚假诉讼。

——小黄仲裁员

  劳动仲裁开庭流程如下:

  1、申请仲裁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因身体残疾等原因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申请人需在笔录中签名或加盖指模。

  申请人应按要求书写仲裁申请书及提交有关申请材料;同时提供经确认无误的通讯地址并填写“仲裁文书送达地址确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