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营销的,多年经验,现在在深圳一个大型律所实习。据我切身的观察和体验,律师需要营销,一是改变观念,二是掌握方***。很多年轻律师因为法学本科出身,直接投入律师工作,并没有营销的正确理念,而有经验的老律师,因为路径依赖,也总处在试探的边缘地带,入不了正门。
在我看来,律师营销是个综合的工程,不能单纯依靠一些方***的东西,跟一个企业的营销是一样的。你要首先为自己设计好营销方向,即你的定位,通俗说“人设”,然后全部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你自己的VI,个人品牌的形象设计,从个人形象到各个流量平台的LOGO、口号、颜色这些,都要保持一个宣传的一致性,然后才是方***的问题,去什么平台(知乎、头条、公众号、抖音、B站、搜索引擎),每个平台的内容做什么,怎么相互的串联和引流,这些都要想清楚,或者在做的过程中摸索清楚,才能事半功倍。
最重要的,用营销吸引客户,用专业留住客户,这才是律师个人品牌发展的长期之道。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法律服务行业,中国法律服务行业基础分类为六大类,包括民事类、公司类、经济类、诉讼类、行政类和师范类,不同的分类会对应着不同的业务类型。近五年来,法律服务行业案件数量以及律师的从业人数都成加速上涨趋势。截止2018年底,全国律所已经超过了3万家。
根据法律服务行业需求用户的分析,需求用户年龄主要分布在25—45岁,70%的已婚人群更容易有法律方面的需求,这类人群一般都有一定的资产积累;在学历上,仅有16%是本科及以上学历;在寻找律师的渠道上,超过50%以上的当事人不知道怎么找律师, 44%以上通过互联网获取数据;在领域上,婚姻,刑事,拆迁需求位列前三,占比超过70%,其中***领域的增速是最快的。
当事人在选择律师时,会更加关注律师的名誉、资历及专业度,所以律师在打造自己的IP形象时,要注重自己的诚信度、专业度以及品牌声量的提升。
在全国检索分布差异上,法律服务受众集中在南方一线城市,由于历史发展速度比较快,经济发展迅猛,所以相对来***律服务的需求更多一些。二线城市得益于经济加速,法律服务方面的需求也比较显著。
每次危机之后都会诞生新的经济形势以及行业机会,律师行业也不例外。 2003年非典之后,以违约金、补偿等关键词为主的案件居多,各个行业都存在着停工停产导致的以合同违约为主的民事案件。在案件的类型上,民事占比95%。其中物权纠纷、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居多。
受疫情影响,大量中小企业的收入下降,30%的中小企业下降超过50%以上,10%的企业要面临破产清算。在如此严峻的经济环境之下,70%的企业都会有法务事务的需求。
首先针对不同人群制作不同的广告投放策略。法律行业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律师、律所、法律服务平台。
从原来的高门槛入驻到现在降低律师认证门槛,让更多的律师能够加入到百度平台。同时为律师提供搭建落地页的能力,提供更多的律师行业模板,支持营销组件,电话拨打,在线咨询以及一键添加。
除了品牌的打造和线索的分发,增加了百度基木鱼以及爱番番的线索,在功能上支持分发线索的管理以及线索跟进。
引入平台优势,共建法律生态。通过***和用户需求的对接,在线索分发及案源分类上做重点的聚合页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sfrw.com/post/16636.html